28.3 C
Tokyo
星期二, 2025-07-22
spot_img

新加坡人口首度突破600萬 新生兒減少、外籍勞工與年長者快速增加

根據新加坡國家人口及人才署於9月24日發布的《2024年人口簡報》,截至2023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正式突破600萬大關,達到約604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2萬人,增幅約為2%。

這是新加坡歷史上首次人口超過600萬。總人口中,新加坡公民為364萬人,比去年成長0.7%;永久居民(PR)達到54萬4900人,增加1.2%。非居民人口則增至186萬人,年增幅高達5%,是推動總人口增長的主力。

非居民主要由外籍勞工、家庭幫傭、持證家屬及國際學生組成。其中,約三分之二從事建築、看護等本地人不願任職的勞力密集型產業。這些非居民所持證件中,23%為建築、海事及製造業工作准證持有人,21%為其他產業的工作准證持有者,15%為家庭幫傭,11%為就業准證持有人,10%為S准證,另外16%則持有家屬證或長期探親證(LTVP、DP),5%為學生證持有者。

與五年前相比,非居民人口增加了22萬人,反映出新加坡對外籍人才與勞工的高度依賴。

另一方面,新加坡的新移民數字維持穩定。2022年共有2萬3472人獲得公民身份,3萬4491人獲永久居民身份。過去五年來,平均每年有約2萬2400人入籍,3萬2600人獲PR資格,與2014年至2019年的年均數字相近,顯示出移民政策具穩定性。

儘管人口總數增長,新加坡卻面臨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65歲及以上的公民占總人口比率已從10年前的12.4%上升至19.9%。當局預測,到2030年,每四名公民中將有一人年滿65歲。而80歲以上的長者人數亦從10年前的8萬5000人增至14萬2000人,增幅達65%。

比人口老化更值得關注的是出生率的持續下滑。2022年本地出生的新生嬰兒僅有2萬8877名,較前一年減少5.1%,居民整體生育率也從2022年的1.04降至2023年的0.97,創下歷史新低。導致生育率下降的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影響、經濟不穩、結婚年齡推遲等。

報告亦指出,過去五年每年平均約有2萬2800對公民登記結婚,低於2014至2019年每年平均的2萬4000對。首次結婚男性與女性的中位年齡分別為30.7歲及29歲。跨國婚姻比例達36%,且外籍配偶的年齡與學歷水準明顯提升。

新加坡政府早於2013年公布人口白皮書,預測到2030年全國人口可能達690萬。但依目前出生率與人口增長趨勢估計,屆時新加坡總人口將維持在約640萬左右。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雙重挑戰,新加坡未來將如何在吸引外籍人才、維持經濟活力與保障社會穩定之間取得平衡,仍有待進一步觀察與政策調整。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