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商工調查所預計,2024年日本破產企業數將突破1萬家,刷新11年來最高紀錄。

破產企業數持續攀升,負債規模龐大
根據東京商工調查所公布的數據,2023年前11個月全國破產企業累計達9164家,較去年同期增長16.2%,負債總額接近2.15萬億日圓(約合1360億美元)。該機構預測,2024年破產企業數將超過1萬家。自2013年以來,破產數量首次突破此門檻,當年破產企業為10855家。
小微企業破產比例高,面臨多重挑戰
2024年破產企業中,負債低於1億日圓的企業占七成以上,絕大多數為小微企業。東京商工調查所分析指出,日本小微企業多依賴內需,受需求回升緩慢及物價上漲雙重衝擊,難以將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此外,債務負擔沉重、人手短缺及人工成本上升,也是促使小微企業破產的主要因素。
經濟前景樂觀,但國際風險依存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隨著工資上漲及政府刺激政策推動消費支出,日本經濟預計將於2025年保持溫和增長。然而,分析人士警告,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可能對經濟造成下行風險。
OECD預測2025年經濟增長1.5%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表示,受工資增長和企業投資帶動,日本經濟有望於2025年增長1.5%。個人消費支出占日本GDP超過一半,家庭對物價上漲感到壓力,2025年工資成為改善消費者信心的關鍵。然而,調整通脹後,2024年工資未持續增長,預計2025年仍面臨壓力。
政府推動大規模刺激計畫以提振消費
為刺激消費支出,日本政府制定了2024財年39萬億日圓的刺激方案,涵蓋能源補貼及向低收入家庭發放現金等措施。部分分析認為,隨著能源價格趨於穩定,以及春季工資談判預期帶來較高加薪,實際工資有望於2025年第二季後開始增長。
勞工組合要求中小企業加薪超過6%
日本勞動組合總聯合會表示,將在2025年春季薪資談判中爭取5%以上的加薪目標,特別針對雇用約七成日本勞動力的中小企業員工,期望實現6%以上的薪資增長,彌補過去中小企業薪資增長落後大企業的差距。
出口前景存不確定性,工業生產指數下滑
日本經濟產業省最新初步數據顯示,受到半導體製造設備及汽車出口放緩影響,2023年11月日本工礦業生產、出貨及庫存指數均環比下降,庫存率上升。生產指數環比下降2.3%至101.7,其中15個行業中11個下滑,3個上升,1個持平,顯示出口形勢面臨挑戰。
勞動力短缺加劇,外籍員工比重持續上升
面對人口老齡化及減少,日本勞動力短缺問題日益嚴峻。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調查指出,約65%的日本企業雇用外國工人以緩解勞動力不足,且56.8%的企業認為外籍員工的表現與日本員工相當或更佳,顯示外國勞動力在日本職場的重要性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