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C
Tokyo
星期六, 2025-10-25

AI教育正式納入哈薩克斯國家課程體系

據哈薩克國際通訊社消息,哈薩克斯坦正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在各級教育中的融合進程。作為「未來學校」國家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工智能整合進國家課程體系的「數碼素養」及「資訊學」課程中,標誌著AI教育在哈國基礎教育領域的落地實施邁出關鍵一步。

分層設計AI教育內容
目前,帶有人工智能元素的數碼化教學方案已在哈薩克斯坦全國多所學校進入試點階段。課程內容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進行分層設計:在小學階段,透過遊戲化、可視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初步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在高中階段,則透過構建聊天機械人、數據分析、AI倫理案例研究等項目式學習任務,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批判性思維。

據國家教育科學院介紹,該教學方式旨在幫助學生形成對科技的理性認知與負責任的態度,全面提升數碼素養、邏輯能力及項目執行力。

在教學實踐中,AI輔助教學工具成為教師和學生的有力助手。目前試點學校已引入Roqed AI、Aqyl、Google Workspace for Education、Kahoot(AI版本)等多種智能教學平台,廣泛應用於課堂互動、個人化學習及教學管理中。這些工具不僅提升了課堂的互動性與直觀性,也顯著提高了教師在組織教學和個別輔導方面的效率。

國家教育科學院首席專家阿塞姆‧薩雷別科娃表示:「如今,人工智能不僅是教學工具,更是教師的助手、學生的夥伴。我們正在構建一種讓科技服務於思維、溝通與責任培養的教育環境。」

構建AI教育倫理體系
在推進人工智能教學的過程中,哈薩克斯坦教育系統尤為重視倫理與安全問題。國家教育科學院已向各地學校下發了有關人工智能使用的倫理標準和指導文件,這些規範目前正在試點學校中落實測試。

同時,已成立專門的人工智能教育倫理委員會,負責探討AI在教育應用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方法學支持,並監督AI工具的透明性、責任落實及合規使用。

根據最新簽署的框架文件,哈薩克斯坦將透過「獲取—深化—創造」三級模式,系統提升教師的AI素養和教育技能,並開發配套的現代化數碼教材。

自2025—2026學年起,全國學校將全面實施包含AI元素的「數碼素養」及「資訊技術」課程。為保障教學質量,教育部亦推出了「人工智能日」教學活動工具包,並制定專門的教師能力提升計劃,確保教師能夠勝任AI教育新環境下的教學任務。

教育部長比森巴耶夫指出:「該框架不僅明確了教育系統未來發展的戰略優先事項,亦確立了清晰的實施機制、監測體系及路線圖,為人工智能在學校及學院的系統化、安全應用創造了條件。人工智能不會取代教師,而是提升其作用,因為教育過程中的最終決策始終應由人作出。」

打造特色AI教育路徑
在制定AI教育國家模型的過程中,哈薩克斯坦廣泛參考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合組織及歐盟等國際組織的建議,結合國家實際,率先制定出具本國特色的教育路徑。

數碼發展、創新及航空航天工業部部長馬迪耶夫強調:「將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是哈薩克斯坦數碼化轉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僅要讓兒童和青年成為現代工具的使用者,更要為他們成為未來科技的創造者開闢道路。這一框架為培養掌握前沿科技、堅守國家價值觀及學術誠信的新一代鋪平了道路。」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