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C
Tokyo
星期日, 2025-07-20
spot_img

重磅新政!新加坡永久居民申請8大變革:取消留學生居住門檻、審批最快6個月

近期,新加坡政府針對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簡稱 PR)申請及學生陪讀簽證制度進行重大改革與系統升級,為有意留學或定居新加坡的國際學生及其家庭帶來更多機會與便利。

一、永久居民申請政策全面升級

1. 留學生申請PR,取消2年居住門檻

過去國際學生需在新加坡居住至少兩年才能申請PR。最新政策已取消此限制,只要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即可提出申請:

通過至少一項國家級考試(如 PSLE、GCE N/O/A 水準考試);

正在修讀綜合課程(Integrated Programme,IP);

15歲以上學生可使用Singpass遞交申請,15歲以下則可透過non-Singpass方式在新加坡入境與關卡管理局(ICA)官網申請。

2. 審批時間縮短至6個月內

新加坡移民局表示,在資料完整的情況下,PR申請可於6個月內完成審批,較以往平均9個月大幅提速,幫助申請者更快做出人生規劃,減少不確定性與等待焦慮。

3. 申請表格簡化:取消Form 4A和Annex A

新制度下,申請人不再需要填寫Form 4A與Annex A。只需提供:

最近3個月在職證明;

過去6個月工資單;

過去3年的所得稅評估(僅針對海外就業者)。

若為自雇EP(Employment Pass)持有人,則須額外提交公司註冊證明、3年財務報表、銀行流水及本地與外籍員工聘用情況。

4. 服兵役規定更明確

新加坡國防部規定,所有以學生簽證或父母擔保取得公民或PR身分的男性,須依法服兵役:

若尚未完成A-level、理工學院課程或同等學歷,可待畢業後服役;

但若在大學期間獲得PR,則需暫停學業優先入伍,不再允許延後。

5. 家庭成員資訊需完整提交

PR申請人現須填報所有直系及旁系家庭成員(如父母、兄弟姐妹)之詳細資訊,包括職業、學歷與收入等,以協助政府更全面評估其背景與經濟潛力。

6. 居住紀錄縮短為6年

原本要求提供過去10年的居住紀錄,現已縮短為6年,且海外地址僅需標示至省級行政區,降低申報負擔。

7. 個人申請PR無須結婚證

已婚人士若以個人身分單獨申請PR,無需再提交結婚證明,僅在夫妻共同申請時才需提供。

8. 試行“SG PR Journey”納入文化導向學習

部分申請成功者將被抽中參與“SG PR Journey”試點項目。該計劃要求在完成PR登記前參加線上課程、測驗及社區活動,內容涵蓋新加坡歷史文化與社會運作,幫助新移民更快融入社區。

新加坡內政部第二部長張志賢指出,目前逾八成國際申請人最終獲得PR身分,當局重視申請人與本地社會融合的能力及其未來貢獻潛力。

二、陪讀簽證(LTVP)制度改革

從2024年6月26日起,長期訪問簽證(Long-Term Visit Pass, LTVP)政策迎來重大突破:

男性監護人可申請陪讀

原本僅限母親、外祖母或祖母陪讀的限制已被取消,父親、祖父、外祖父現也可提出申請。

⚠️ 陪讀申請仍限定“一人制”原則:每名留學子女僅可由一位監護人陪同,不論有多少孩子赴星求學,每個家庭最多僅可有一位成員持LTVP陪讀。

根據新加坡教育部與ICA統計,截至2023年1月底,在新加坡持有學生簽證的國際學生超過79,300名,顯示陪讀政策改革對家庭安排具高度實用性。

三、人才缺口加劇,新政應勢而生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2024年第一季《勞動市場報告》,截至3月,本地職位空缺達81,900個,遠高於去年12月的79,800個。職缺與求職者比為1:1.56,反映本地人才市場仍存巨大缺口。

因此,加速吸引國際優質人才、簡化申請流程,已成新加坡推動經濟發展與人口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