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吉林人民喜憂參半,「長白山初雪提前,今年是冷冬?」「北極航道冰雪融化是不是離常規通航更近了?」2022年的極端天氣,讓東北人民摸不着頭腦。北極冰川加速融化,「黃金水道」、「冰上絲路」的新聞刷屏,更讓東北的外貿商緊張起來。究其原因,東北地區是距北極航道最近的省份。「陸海聯運」已不再是口號,東北有越來越多外貿商通過俄羅斯「征戰」北極,他們說:「北極圈資源豐富。隨着全球變暖,向北航線越來越清晰,船能到的地方越來越遠。」

「北極航道冰蓋融化,給了許多東北人一個賺錢的機會。」外貿商朱毅明賣鞋墊起家,如今從俄羅斯採購新型材料。朱毅明認為,外貿市場時局勢必向北極靠攏。「所以我從2016年開始,就停下了對朝鮮業務,轉向俄羅斯。」朱毅明說:「我運氣好,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時候,找到一條能『活命』的航線。當時對朝貿易半月湊不夠一個集裝箱。反而隨着全球變暖,向北航線越來越清晰,船能到的地方越來越遠。」
商機處處 赴西伯利亞傾生意
對比北方航線20年間的變化,朱毅明回憶,「全球變暖的感受真真切切,年輕時跟船走過北面航線,很苦,破冰技術沒有現在先進,前面的冰剛破開,船駛過馬上凍上,10多厘米厚的大冰塊,非常震撼。」20年後再走北方航線,他說,「心情挺好,靠俄羅斯的無煙煤和天然氣賺了點錢。」當問到該航線到達俄羅斯哪個城市時,朱毅明說:「北極圈資源太豐富,比如俄羅斯的天然氣,東北大企業都盯着這塊『肥肉』。只能告訴你,我通過白令海峽,到西伯利亞地區談合作。」
朱毅明表示,近年的政策布局,比如冰上絲綢之路、大圖們江倡議(GTI)等,感受到國家向北開放的決心,也相信這條線路會湧現更多商機。
鮮活帝王蟹 隔天運抵東北
位於俄羅斯遠東的勘察加半島,西瀕霍次克海,東臨太平洋和白令海。這裏繁殖的帝王蟹品質上乘,深受內地食客喜愛。9月6日,一批帝王蟹從琿春中俄口岸過境,在檢驗、檢疫、消殺後,與我國水車對接,發往京深市場。價格高昂的鮮活帝王蟹,幾年前在內地的銷量並不大。在白令海峽附近捕撈後,轉運、換水都會造成損耗。如今,通過「勘察加─扎魯比諾─琿春」航線,帝王蟹已成這個東北城市的王牌,內地九成以上的俄羅斯帝王蟹從這裏發出,該市水產業總產值已超90億元。
王金東是最早從俄羅斯進口海產品的商人之一,他說,「旺季一天最多運50噸,這條航線穩定省時價格低,隨着國外航線和國內外市場的完善,帝王蟹需求越來越大,我們會逐步開闢港澳台及東南亞市場。」他說,以前俄羅斯帝王蟹要從韓日中轉再到中國,成本高且影響品質。「如今,通過新航道,前一夜在俄羅斯深海捕撈,隔天就能運到東北。」
隨着東北內陸進入太平洋、北冰洋的新通道逐漸清晰,吉林、黑龍江等省份的貨物運輸不再捨近求遠。以深海魚罐頭為主營業務的興陽水產進出口有限公司,近年忙了起來。「我一直從俄羅斯進口海貨,再做成罐頭出口歐美。以前走鐵路受限制,試想一下,如果想進兩萬噸的貨,得需要多少火車才能拉回來,成本太高。現在不同,走海運,成本小、運輸快,公司整個上下游鏈條完整打通,每年進口凍魚能到20萬噸左右。」總經理趙陽說。
趙陽把視線放得更長遠,「如今全球變暖,我公司雖然尚未貫穿整個北極航道,但也在期待着。北極圈內輻射多個國家,資源豐富,隨着航線慢慢擴展,我公司業務也不僅是海產品加工這麼簡單。」

海外倉備貨 跨境電商新「賽道」
隨着航道不斷完善,一些企業開始完善海外倉建設,在俄羅斯的烏蘇里斯克和莫斯科等城市建設海外倉。暢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做跨境電商平台,對出口俄羅斯等國的貨物,提供清關和運輸服務。該公司總經理張峰源說,「通過海外倉模式可以提前備貨,境外消費者購貨周期由30天縮短至10天左右,極大提升境外消費者的購貨體驗,也提升了我們的抗風險能力。」
「俄羅斯消費者也喜歡過『6·18』購物節。」張峰源說,今年「6·18」前一周,速賣通、OZON、JOOM等國內外電商平台在線發放了優惠券,我國的3C類電子產品、日用百貨等產品深受國外消費者喜愛。
此前,我國很多跨境貿易都是經大連、天津等口岸轉運,千餘公里的陸運大大增加了成本。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空間規劃與城市治理研究所所長馬濤解釋:「如果經扎魯比諾港轉運,雖然會增加海運成本,但相比減下來的陸運成本,就實惠太多了。尤其是前往日本海周圍的各國,海上距離比大連、天津要近許多,陸海聯運的成本更低,優勢就更明顯。」
比傳統航線快7天 非常划算
北極航道的開通必將對世界貿易格局產生巨大影響,也會對中國經濟格局產生影響。「氣候變暖是人類面臨的一大難題,但這不總是壞事,至少在北極航道上,海冰的融化讓原本難走的路,變成了一條萬眾矚目的『黃金水道』。東北地區一直作為欠發達省份出現在大眾視野,如果北極航道真的到夏季無冰那一天,那麼東北借助地理優勢,勢必迎來更多經濟機遇。」
外貿商朱毅明談及未來趨勢,他表示,「北極航線全線通行不用等到無冰那一天,只需在冰少時眾船分擔破冰船費用,其實非常划算,比經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航線至少縮短7-9天。」
記者採訪到中國太平洋學會、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李鐵,他表示,從地理區位上看,我國的「向北開放」,很大程度上是推進我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合作,是近北極區域和海域的合作。我國東北地區所處的近北極區域和海域主要涵蓋東北亞區域,因此,東北地區借助現有區位、通道、機制等基礎和優勢,面向東北亞區域、海域相關國家和地區尋求開放合作,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