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C
Tokyo
星期六, 2025-05-03
spot_img

新加坡私宅價格或零增長,是抄底良機還是價值陷阱?

近期,新加坡樓市傳出一個重要信號——星展集團(DBS)將2025年私宅價格增長預期從原先的1%-2%下調至0%-1%,換言之,「零增長」已成為最保守嘅底線。更悲觀嘅情況下,價格甚至可能出現最多3%嘅回調。

呢個趨勢對計劃買樓嘅人嚟講,係潛藏機會,定係一個理性提醒?今日我哋從多個角度,為你拆解呢份樓市預警背後嘅深意。

全球不確定性傳導至房地產市場

星展銀行指出,全球經濟放緩、尤其係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未解,正削弱企業嘅投資同招聘信心。喺高度依賴外貿與跨國企業嘅新加坡,宏觀經濟疲軟,必然會傳導至房地產層面,最直接嘅表現就係買家嘅觀望情緒加重。

報告特別提到,一旦新加坡經濟陷入衰退,私宅價格或下跌多達3%。雖然跌幅唔算劇烈,但對於原本計劃「早啲上車」嘅買家而言,已經足夠引發猶豫。

樓價升幅明顯放緩,市場熱度下降

根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A)公佈嘅私宅價格指數(PPI),2025年第一季度私宅價格僅環比上漲0.6%,相比上一季度2.3%嘅升幅,降溫跡象明顯。

與此同時,市場對新盤嘅反應趨於冷靜。例如,4月開售嘅兩個熱門項目,首個周末嘅銷量僅為38%,遠低於此前動輒60%-70%嘅「搶樓」盛況。

買樓壓力上升,「可負擔性」逼近歷史極限

報告仲特別提醒剛需買家警惕一項關鍵指標:雖然2020至2024年間,新加坡私宅價格已上漲33%-40%,但同期中等收入家庭收入僅增長約20%。

結果就係,買樓可負擔性不斷惡化。數據顯示,私宅平均價格與家庭中位收入嘅比率預計將升至14.6倍,而過去15年平均僅為13.6倍。呢個差距,意味住普通家庭嘅買樓壓力接近歷史高位。

係買點,定係應該等等?

面對「升唔起」嘅市場,好多人陷入糾結:要唔要趁機上車?

我哋嘅觀點係:唔好俾情緒帶節奏,要回歸自身需求。

如果你係為咗家庭安穩、子女教育、長期居住等中長期生活規劃考慮,咁當前「價格唔激進」嘅窗口期,正適合理性揀樓。

如果你係為咗投資,尤其係短線套利,咁喺租金回報可能受壓嘅背景下,確實需要謹慎判斷。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