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製鞋業的年度盛會——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鞋業暨第九屆國際體育產業博覽會(簡稱「鞋博會」)於4月19日在福建晉江盛大開幕,來自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16家展商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晉江鞋服產業以鏈為基、逐鹿全球的雄心與實力。

「雖然目前國際環境存在不少不確定性,但美國將會是我們下一階段重點突破的市場,我們正積極籌建當地團隊。」卡爾美體育國際部負責人吳東蘋在展會上如是說。
作為全球製鞋行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晉江鞋博會不僅是行業趨勢的展示平台,更是中國製造邁向全球的縮影。本屆鞋博會呈現出外商參與踴躍、科技含量提升、企業信心十足三大亮點,彰顯晉江鞋服產業在不確定大環境中的強勁韌性。
晉江鞋服產業的蓬勃發展,得益於其完備的產業鏈。在晉江的港益集團,循環經濟模式成效顯著,廢棄PET飲料瓶實現了近乎100%的循環利用,瓶身、瓶蓋、商標紙等都轉化為其他產品的原料。
港益集團便是典範之一,該公司成功構建起廢棄PET飲料瓶的高效回收再利用體系,實現瓶身、瓶蓋與商標紙的幾乎100%循環利用。副總經理陳華山介紹,企業還進一步拓展至植物纖維材料領域,成功量產亞麻、竹纖維中底布,甚至研發出具有卓越導熱與保暖性能的石墨烯中底布,為鞋服產品注入綠色與科技的雙重價值。
「晉江是一條鏈,一個網。完善的產業鏈,是我們發展壯大的底氣。」陳華山如是強調。

鞋底脫膠曾是早年影響晉江鞋品質的一大難題。如今,這個標籤早已被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所取代。福建凱基高分子材料公司的張峻豪回憶道:「早年晉江鞋被稱為『7天鞋』,我們很不服氣。」

晉江企業便從上到下研究新材料應用,以突破這一瓶頸。如今,張峻豪公司研發的新材料,已經能在傳統設備上,讓做出來的鞋底達到超臨界工藝的水平。張峻豪感慨:「科技發展和應用,是晉江產業發展的一個動力,但根源還是在於晉江人永不服輸的性格。」
精準的品牌定位和有效的國際營銷,也是晉江鞋服品牌在全球市場成功的重要因素。吳冬蘋提到,卡爾美已出口到全球60多個國家。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企業堅守足球、籃球等強勢項目產品,通過贊助亞洲盃、西甲、英超等國際頂級賽事,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認知度,憑藉這一系列組合拳,向其他市場拓展。
除了鞋服產品,晉江的傘具與食品等特色產業也正在加速「出海」。憑藉先進工藝與創新設計,晉江傘具遠銷歐美;而當地休閒食品則憑獨特口味與嚴格品控,廣受東南亞、中東等市場青睞,成為晉江製造「走出去」的新引擎。眾多「晉品」藉助跨境電商平台、國際展會等渠道,打破地域限制,讓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領略到「晉江製造」的魅力,也進一步打響了晉江品牌的國際知名度。

在當前複雜大環境下,晉江產業逆勢上揚,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更為晉江鞋服產業開拓國際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據主辦方透露,今屆鞋博會有來自菲律賓、越南、泰國、意大利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16家海內外展商參與,為晉江鞋服品牌拓展國際市場創造了更多商機。

來自蒙古國烏蘭巴托市的唐師·熱格則德瑪,是當地中小企業促進中心的主任。她帶領15人團隊首次到晉江參加鞋博會。唐師·熱格則德瑪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次展會我們看到有很多我們的中小企業所需的材料和設備,這在蒙古國需求很大,合作前景很好。」她還提到,此次團隊希望到中國學習新技術、新材料應用,蒙古與中國是友好鄰邦,至少在鞋服產業方面,兩國有着極其廣闊的合作空間。「我們計劃明年組織蒙古國的企業,帶着用羊絨和羊毛製作的鞋子到晉江參展。」她說。
正如吳東蘋所言:「晉江的鞋服產業有了幾十年的技術沉澱,也有了一定的硬實力,是時候更好地從製造走向品牌,再走向全世界了。」